男婴接种40小时后身亡,艾美疫苗身陷风波
近期,乙肝疫苗安全性成了热门话题。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荆州市一名仅两个月大男婴在接种疫苗40小时后死亡,其接种的两款疫苗分别为艾美疫苗生产的乙肝疫苗和北京生物生产的脊灰疫苗。
牵涉进此次事件的艾美疫苗是仅次于国药中生的国内第二大疫苗公司。根据艾美的宣传口径,其称得上是全球产量最大的乙肝疫苗企业,因为我国大概超过八成的新生儿都会注射“艾美汉信”这款乙肝疫苗。
相关媒体报道截图
面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严峻的乙肝防控形势和技术封锁等问题,艾美汉信积极布局5年,终于2004年自主研发、生产和制造出我国第一支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2013年,艾美汉信自主研发的汉逊瑞安(乙肝疫苗产品名称)20μg/0.5ml成人乙肝疫苗获批上市,成功填补了20μg乙肝疫苗0.5ml小装量的空白。
从业绩贡献看,乙肝疫苗和狂犬疫苗是艾美主要收入来源。艾美今年半年报显示,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销售收入为3.24亿元,占总营收的60%;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销售收入为1.8亿元,占总营收的33.33%。不过,两款产品的收入也均出现下滑,分别同比下降13.37%和0.55%。
如今,这家乙肝疫苗龙头企业陷入争议,那么其重启A股的计划会受影响吗?
卷入疫苗安全风波
据媒体此前报道,该男婴已送去尸检,事件费用的35000元由保健院垫付。11月1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分别拨打了荆州市卫健委和公安县卫健局的电话,询问事件进展情况,双方均未对此做出明确答复。其中,公安县卫健局工作人员表示,如有进展将会第一时间披露。记者还就疫苗安全性等问题向艾美疫苗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涉事男婴父亲伍先生(化名)向媒体表示,其妻子在10月2日下午两点,带2个月大的孩子前往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妇幼保健院接种疫苗,接种后孩子并无异样。次日下午,孩子出现哭闹不睡觉的情况,医院告知属于接种疫苗后的正常反应。4日凌晨一点左右,即注射疫苗40小时后,伍先生的妻子发现孩子已经不幸离世。伍先生及家人悲痛万分,其本人更是因在外务工没来得及见孩子最后一面而懊悔不已。
此新闻发布后,热度飙升,不少宝妈宝爸感同身受,评论区更有人留言称,“明天就要带孩子去打疫苗了,这叫我如何放心?”
目前还不清楚到底是艾美疫苗的乙肝疫苗还是北京生物生产的脊灰疫苗导致了该名幼童的死亡。乙肝疫苗目前新生儿接种率已达到100%,但是偶发事故必然会引发担忧。
上市屡受挫
值得注意的是,卷入此次风波的艾美疫苗在10月8日刚刚发布了公告,宣布重启A股上市计划,距离其上一次冲击A股已经过去了近三年的时间。
公开资料显示,艾美疫苗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疫苗冷链物流配送。根据招股书,2020年艾美疫苗批签发量为6000万,占市场份额9.5%,是中国最大的全产业链民营疫苗集团。
2020年底,艾美疫苗曾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上市。不过,次年6月24日,双方终止《辅导协议》。同月,艾美疫苗递交港股上市招股书。2022年10月,经历三次闯关后,艾美疫苗正式在港交所上市。
至于其终止A股上市的具体原因,尚不知晓。不过,一直处于盈利状态的艾美疫苗,在上市前却突击分红,形成巨亏。招股书显示,其2019年、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是人民币1.198亿元和4.004亿元。而在2021年,艾美疫苗却突然亏损6.759亿元。对此,公司方面表示是因股份报酬开支所致。从其财报来看,股份报酬开支一项高达9.52亿元,包括一次性股份报酬开支8.97亿元及其他股份报酬开支5520万元。
追溯这一股份报酬开支的流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这近9亿元的分红都进了艾美疫苗实控人周延的口袋里。其招股书披露,为奖励周延先生对集团作出的贡献,董事会批准向西藏赤诚之心发行4000万股股份(对价为人民币4000万元)。由于西藏赤诚之心就认购股份支付的对价低于股份的公允价值,该交易被视作以股权结算的股份报酬,并相应确认8.97亿元的薪酬费用。其中提到的西藏赤诚之心是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周延持有该公司99.99%的股本。
艾美疫苗招股书所披露的数据显示,以2021年批签发量(不包括COVID-19疫苗)计,其在国内市场份额的占比为7.4%位列第二,第一为国药中生,市场份额占比为35.5%。在销售收入上(不包括COVID-19疫苗),艾美疫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2.1%,第一位国药中生所占市场份额为26.5%。
但在上市后艾美疫苗的业绩愈发难以同其“第二大疫苗企业”的名头相匹配。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艾美疫苗营收分别为15.70亿元、12.64亿元和5.41亿元;归母净亏损分别为6.928亿元、3.196亿元、2.5亿元。
主营产品靠收购
据华安证券统计,2015年至2021年,以批签发量计,艾美疫苗为中国最大的乙型肝炎疫苗生产商。2021年,艾美疫苗的乙型肝炎疫苗产品为中国唯一获批签发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占批签发总量的45.4%,排名第一。在狂犬疫苗上,以2021年的批签发量及销售收入计,艾美疫苗为中国第二大人用狂犬病疫苗供货商。
不容忽视的是,艾美疫苗目前所拥有的主要产品多为其收购而来,这也引起了市场对于其自主研发能力的质疑。公司招股书显示,2015年到2021年期间,收购了艾美诚信、艾美康淮、荣安生物、艾美卫信、以及丽凡达共5家公司,其中前3家公司分别负责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的生产。
艾美卫信从事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腮腺炎疫苗及MPSV4(脑膜炎球菌联合疫苗)的制造和商业化。丽凡达则负责经营mRNA平台的经营。频繁收购让艾美疫苗成为了商誉高企,截至6月30日,艾美疫苗商誉高达4.83亿元。
今年上半年,艾美疫苗的研发支出有所增加,达3.99亿元,同比增长105.4%。主要用于mRNA疫苗海外临床试验以及四价流感疫苗和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研发中另据半年报披露,艾美疫苗的研发管线中有针对14个疾病领域的23款在研疫苗,目前已有9个品种一共取得14个临床批件。
其中,二价Delta-Omicron BA.5 mRNA新冠疫苗的海外Ⅲ期临床试验正处于收尾阶段;EV71-CA16二价手足口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进入临床;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已完成III期临床全程接种和采血;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已启动Ⅲ期临床试验;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无血清Vero细胞)于今年7月启动Ⅲ期临床试验;四价结合流脑疫苗的Ⅲ期临床试验预计将在2024年启动。
艾美疫苗还在10月23日发布公告称,由于新冠肺炎流行毒株近两年经过多次变异,原始株已不是流行毒株。考虑到疫情变化,公司从全体股东利益角度出发调整战略,拟将开发针对原始株的mRNA新冠疫苗募集资金用途修改为:开发mRNA技术平台相关疫苗。截至公告发布当日,其募集的3875万港元,已支出约678万港元(均用于开展临床试验),尚未动用约3197万港元。
投资者对于艾美疫苗在研发投入上的种种举措似乎并不买账。就在其披露重启A股上市计划的次日,艾美疫苗股价直接腰斩,全天跌幅51.1%。截至11月1日收盘,艾美疫苗报收8.8港元,跌3.93%,较发行价16.16港元已跌去近五成。
见习记者:唐菁阳
其他文章
- 猫眼:2023年贺岁档总票房截至12月14日破20亿
- 美国通胀预期降至两年多最低水平
- 12月14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一览
- 我爱我家:累计服务超3000万客户 900万业主,经纪人员工近3万
- 李稻葵:中国有440万纯工科类大学毕业生,工程师成本比美国、欧洲便宜多了
- 当代置业(01107)附属拟出售湖北恩杰绽蓝置业49%股权及湖北恩杰原绿置业45%股权
- 腾讯公司取得视频分类专利,能够得到准确的视频分类结果
- “黑五”爆单前夜,物流巨头们海外厮杀
- 世行预计沙特经济今年将萎缩0.9%
- 讯飞发布星火V3.0:学习机却惹祸致股价跌停 刘庆峰紧急灭火
- 杭州老牌百货解百新元华正式闭店 另解百A-B座进入改造期
- 突发,伯明翰市破产了!
- 中国电信取得异常数据识别模型的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专利,该方法可以通过生成器、模拟数据识别模型和异常数据识别模型共同构成一个生成式对抗网络
- 平替版蜜雪冰城,加入上市混战
- 潍柴动力取得单发洗扫车专利,降低了故障率
- 电工合金上涨5.33%,报13.25元-股
- 中国电信取得云原生网元的配置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专利,此方法对云原生网元的配置效率高,对用户十分友好
- 央行公布11月金融数据,昨夜美联储重磅官宣!鹏扬中证国有企业红利ETF(159515)今日上涨0.21%
- 智通财经港股12月投资策略及十大金股
- 恩华药业:积极采取ESG管理模式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 胜利精密上涨5.51%,报2.49元-股
- 【异动股】能源金属板块下挫,盛新锂能(002240.CN)跌3.56%
- 收评:深成指失守一万点关口,创业板指跌近1%,两市超3900只个股下跌
- 伊利股份下跌2.0%,报25.92元-股
- 雷军告别MIUI
- 利群股份:2023年第三季度末资产负债率75.56%,处于行业内中部水平
- 软银旗下Arm上市:公司市值652亿美元 推动美股IPO复苏
- 央行:9月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5910亿元
- 第一个!新一线城市,全面取消限购
- 立高食品(300973.SZ):不向下修正“立高转债”转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