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新劳动法兼职(劳动法兼职时间规定)

新劳动法兼职(劳动法兼职时间规定)

时间:2023-09-20 18:03:38 浏览量:

本文法律分析概要:

  • 1、劳动法兼职工资发放规定
  • 2、劳动法关于大学生兼职的规定
  • 3、劳动法对兼职的规定
  • 4、劳动法对于兼职的定义和保护
  • 5、劳动法对于兼职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法兼职工资发放规定

1、兼职工作的工资一般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进行支付,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也不能约定试用期,提前三天就能辞职。薪酬的支付最长不能超过15天。

2、如果兼职人员与企业之间只存在劳务关系,即个人独立提供各项劳务,那么兼职人员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务报酬”来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3、但是兼职工资也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4、因为兼职不属于劳动关系,国家法定节假日工资三倍工资指的是如果劳动者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的,额外再支付300%工资作为加班费,不包括应该支付的那一倍工资。

劳动法关于大学生兼职的规定

1、法律主观:在校生兼职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毕业生兼职成立劳动关系,应当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

2、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对从事兼职的在校生应当实行同工同酬,工资不得低于最低标准,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并不得有收取押金等违法行为。

3、兼职人员也属于劳动者,受到法律保护,兼职属于劳动合同法中的特别规定范围。

4、适用劳动合同法。由此可见,兼职是否受法律保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实践中,兼职的主体多为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勤工俭学,根据法律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5、根据中国劳动法规定,未满16周岁的学生是不能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工作,也不能从事兼职、保姆、家教、摆地摊等活动,这些都被视为违法。

劳动法对兼职的规定

法律分析:可以,对于劳动者的兼职行为,司法审判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基本持肯定态度。

兼职者除了可以领取本职工作的工资外,还可以按标准领取所兼任工作职务的其他工资,指非主要工作外的工作,如果只做一种工作则叫专职。兼职如果是在校生,是不受《劳动法》保护的。

法律主观:兼职在劳动法中称为非全日制用工,是受劳动法调整和保护的。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劳动法对于兼职的定义和保护

但如果兼职的是具有劳动能力的毕业生,且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则受《劳动法》保护。

兼职,是职工同时从事一个以上的职业或职务。各国法律一般并不禁止职工兼职,但有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并不特别赞成本企业单位职工兼职。职工个人是否兼职,要看各种情况而定。

兼职:区别于全职是指职工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职务。兼职者除了可以领取本职工作的工资外,还可以按标准领取所兼任工作职务的其他工资,指非主要工作外的工作,如果只做一种工作则叫专职。

法律主观:兼职在劳动法中称为非全日制用工,是受劳动法调整和保护的。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劳动法对于兼职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可以,对于劳动者的兼职行为,司法审判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基本持肯定态度。

法律主观:兼职在劳动法中称为非全日制用工,是受劳动法调整和保护的。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兼职属于劳动法上的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有主体适格条件,不是所有的人都受这两个法律保护。

兼职,是职工同时从事一个以上的职业或职务。各国法律一般并不禁止职工兼职,但有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并不特别赞成本企业单位职工兼职。职工个人是否兼职,要看各种情况而定。

TAG: 劳动法

© 格特瑞咨询-验资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19002813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