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属于什么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属于什么法)

时间:2024-02-18 14:01:02 浏览量: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都与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有关,但这两个法律部门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不同的;社会保障法调整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军人优抚、住房福利等社会关系。

区别 1调整对象: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法调整国家、用人单位、公民(劳动者)、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发生的关系。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区别 调整对象: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法调整国家、用人单位、公民(劳动者)、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发生的关系。

社会保障法和劳动法的关系: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在社会保险领域存在交叉;社会保障法是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障法为劳动者的权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为劳动关系的延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他。

调整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是指什么法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拓展知识——社会法 社会法是旨在保障社会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权益的法律,又称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法律主观: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劳动保障主要是负责,就业再就业,社保,医保,失业人员管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农民工管理等工作。

【答案】:D 本题考查实体法律部门,具体考查各个法律部门的概念。题干多次出现“社会”字样,已经指向了社会法为正确答案。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法条

1、《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法律客观:《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3、《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试述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各自的界定及经济法与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衔接与...

1、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联系 社会保障法是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在社会保险领域存在交叉。

2、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会保障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劳动法是调整劳动者与资本所以者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

3、法律主观:简述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联系1社会保障法是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在社会保险领域存在交叉。

4、社会保障法和劳动法的关系: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在社会保险领域存在交叉;社会保障法是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障法为劳动者的权益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为劳动关系的延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5、社会保障法和劳动法之间的联系:社会保障法是在劳动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对象在社会保险领域存在交叉。

社会保障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

1、法律主观:《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给员工缴纳社保。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若是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2、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3、劳动法社保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每个劳动者都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4、《劳动法》关于社保缴纳的规定:社会保险属于国家强制性保险险种,任何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属于什么法

1、什么法都不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属于公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书名,不是法律法规的名称。

2、通说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不同于民法的一个法律部门,两个部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

3、法律分析:劳动法不规定在民法典中,劳动法自成体系,包括一系列与劳动者用人单位的法律司法解释等。劳动法属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体系。

© 格特瑞咨询-验资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19002813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