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办理计划生育证明需要什么材料(计生关系办理流程)

办理计划生育证明需要什么材料(计生关系办理流程)

时间:2023-08-18 13:50:07 浏览量:

了解惠民政策,享受健康福利

即日起,“健康青白江”将对我区实施的各类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政策进行逐一介绍,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一起来了解吧。今日主题——计划生育家庭。

具体的政策详情

快继续往下看吧~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1

基本条件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应是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的已婚农村居民:

1.本人为农村居民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

2.本人或配偶曾经生育子女,本人及配偶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3.本人及配偶现存一个子女,或现存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8周岁

2

发放标准

每人每年960元(每人每月80元)。

3

申报所需基本材料

1.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3.配偶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4.子女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5.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或其他婚姻证明材料;

6.离婚的需提供离婚证原件及复印件(法院判决离婚的判决书原件及复印件或法院离婚民事调解书原件及复印件);

7.实行计划生育的相关证明材料;

8.批准再生育的需提供批准再生育相关证明材料。

城镇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1

基本条件

成都市城镇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应是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的已婚城镇居民:

1.本人为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户籍在本市

2、本人或配偶曾经生育子女,本人及配偶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

3.本人及配偶现存一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依法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包括《独生子女证》)。

5.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8周岁

另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职工(包括在职及退休人员)和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不纳入城镇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2

发放标准

每人每年960元(每人每月80元)。

3

申报所需基本材料

1.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2.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3.配偶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4.子女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5.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或其他婚姻证明材料;6.离婚的需提供离婚证原件及复印件(法院判决离婚的判决书原件及复印件或法院离婚民事调解书原件及复印件);7.实行计划生育的相关证明材料(必须包括《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证》);8.批准再生育的需提供批准再生育相关证明材料。9.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证明材料。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

1

基本条件

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是:成都市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须年满49周岁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2

发放标准

从2022年7月1日起,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父母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9480元(每人每月790元)、12000元(每人每月1000元)。

3

申报所需基本材料

1.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本人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3.配偶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4.子女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5.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或其他婚姻证明材料;

6.离婚的需提供离婚证原件及复印件(法院判决离婚的判决书原件及复印件或法院离婚民事调解书原件及复印件);

7.实行计划生育的相关证明材料;

8.批准再生育的需提供批准再生育相关证明材料。

9.子女死亡的,需提供子女死亡或宣告死亡的证明材料;

10.子女伤残的,需提供子女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原件及复印件;

11.近期免冠一寸彩色照片1张。

办理指南

以上计划生育家庭奖特扶政策办理指南:

(一)申报原则。实行个人自愿申报制

(二)申报时间。常年申报和集中申报相结合, 12月31日为下一年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对象申报截止时间。

(三)申报地点。申报人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窗口。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政策

1

奖励对象范围

户籍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公民。

2

奖励金标准

按照每人每月5元标准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从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至子女18周岁止。

3

奖励金发放途径

奖励金由父母所在单位各负担50%。其中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按下列途径发放: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奖励金按有关规定开支;各类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经济组织人员的奖励金在经营成本中列支;夫妻双方一方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另一方无工作单位的,由在职一方所在单位全额发给;以上三种情形以外的夫妻,其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奖励专项经费中列支。

聚焦群众健康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文章部分图源: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自:健康青白江

© 格特瑞咨询-验资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19002813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