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的养殖方法
1、栽植时应采用移母斑竹的方法,成活率较高。可选用生长正常,竹节间密,分枝点低,竹鞭(地下茎)生长旺盛的母竹进行分株。挖掘时应注意保留足够的竹鞭约30—60厘米长,去鞭(即新生茎)占2/3。因新笋都是从去鞭长出来的,还应注意竹竿与竹鞭相连处及鞭上须根不能损伤,并带足土团,否则不易成活。 盆栽竹应按3—5株为一丛作一次性挖掘,因母竹出土后脱水快,必须立即栽植。可将其先平放并使之舒展,灌上少量水,再覆土压实,盖住母竹原来的入土部分。切忌干穴填土或压实时伤及鞭根、笋芽。栽后置阴凉处,并经常以少量清水喷雾,以免叶尖发黄。1个月以后逐渐见阳光,移植时间以秋分前后为宜。
2、浅盆露根栽植。斑竹为浅根植物,宜用面积大的广口浅盆露根疏植于盆的一侧,有碍布局的枝叶均可剪去,再配以小型的假山奇石。土面可植少量苔藓等作陪衬。浅盆可供竹鞭生长的盆域要比同样土量的深盆大得多,因而长势也要好得多。
3、水土管理。斑竹喜湿润,用土必须是排水良好的偏酸的沙壤土,最好掺以1/2的山林腐殖土,切忌盐碱粘土。盆竹喜露根浅植忌厚土深埋,盆土应偏干,忌泥泞。炎夏勿使阳光直射,每天应于上午浇水一次,并于傍晚喷洒枝叶一次,以使盆竹保持苍翠碧绿。当气温降至10℃左右时,应搬至室内莳养,以免枯梢脱叶,越冬保持10℃以上为宜。
4、斑竹喜肥,斑竹忌施肥。斑竹重观赏,要求矮小,应控制在50—60厘米间,又不能摘心或剪截,确非易事。由于盆土浅薄的限制,如能控制肥量,长出的新竹肯定矮小。如盲目施肥,盆竹会长得高大粗壮,竹叶肥厚,甚至出现疯长,完全丧失其小巧独特的风韵。尤其是少施氮肥,对矮化盆竹有利。
其他文章
- 关于中国诺基亚的生产地
- 油性缺水最佳补水方法
- 国门英雄40集大结局
- 凡人修仙传世界灵符等级划分
- 中国古代内外命妇的官阶
- 暴力熊有什么寓意
- 白酒酒窖的施工方法
- 菜鸟驿站和顺丰哪个便宜
- 姨组词二年级下册
- 击剑鞋四大品牌
- 自制火腿的做法及配方
- 恒山派最后的掌门
- 让柠檬榨出汁的十种方法
- 人文主义理想是什么意思
- 要塞十字军东征怎么造投石车
- 双电源双控开关接线方法
- 蛋糕尺寸标准对照表图
- 大唐双龙传卫贞贞扮演者
- 足浴盐的正确使用方法
- jsy能组成什么名字
- 十款最好入门单反相机
- 糖醋蒜做法的5个步骤
- 用友期初余额录入的三种方法
- 越战结束于哪一年
- 普陀山到宁波的船票
- 焉能弑母什么意思
- 强风化和中风化微风化哪个硬
- 笔记本电脑装安卓系统好用吗
- 人为什么会疯狂想念一个人
- 女生说懒得动怎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