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地方融资平台

地方融资平台

时间:2023-08-10 17:46:24 浏览量:

地方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为融资所组建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通常简称城投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地方政府所划拨的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再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重点将融入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之中。

出现原因

1、地方财政的捉襟见肘。94年分税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快速提高,基本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但是也出现了财权的上收和事权下放的倾向。地方政府财源有限,但预算法又不允许其公开的举债,因此只好成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向银行贷款进行融资,贷款的过程中提供各种形式的担保。

2、商业银行的短存长贷。地方政府平台贷款一般由地方财政担保,即使没有担保,因为是政府的项目,商业银行还是愿意贷款给地方政府平台。但由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融资状况很不透明,银行从地方政府那里获得的财政金融方面的信息有限,难以全面把握平台负债状况,不同于最初开发银行属于政策性银行的时有比较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资金贷款的期限相对比较固定,现在商业银行占主导的情况往往很容易出现期限的错位。

3、平台资产质量及其职能原因。最初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是基础建设项目比较集中,后来一些本来可以由民营企业去做的事情也统统由地方平台来包办代替了。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导致平台的资本金不足,平台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有所降低。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水平、经营水平都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导致平台的风险不断的聚集。

潜在风险

1、管理角度。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状况很不透明,不仅商业银行难以全面掌握,有的地方政府自身也并不清楚不同层次政府的投融资平台的负债和担保状况。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由平台公司统借统还,责任主体十分模糊,因为往往贷款使用人是建设单位,大多数平台公司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都不实施管理,项目的最终受益也不属于平台公司,贷款资金实际上完全脱离借款人监控,如果出现偿还问题,商业银行实际上难以进行顺利的追溯。另外,在地方投融资平台推进的各种基础设施项目中,普遍存在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不同地方的投融资平台积极变通来补充资本金,使得银行的贷款风险明显加大。

2、财政运行的角度。这种大规模的地方投融资平台主导的信贷高速增长,实际上增大了财政的隐形负债,在地方财政出现偿还困难时,实际上还是由中央财政承担了事实上的支付责任。换言之,对于具体的投融资平台来说,如果能过通过自身的经营来偿还贷款,则理论上来说通过城市化的投资带来的收益还是大于贷款的投入的,但是如果不能偿还这些贷款,则或者转嫁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或者由中央财政事实上承担偿还的责任,这在客观上成为少数地方政府挤占信贷资源以及财政负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地方投融资平台天然具备的软约束机制,使得投资的风险十分容易转移到中央财政或者商业银行体系。

3、宏观政策的角度。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进行大规模的借贷,直接制约了宏观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例如,2009年高速增长的信贷投放大量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金融到一些大型的中长期基础设施项目,不仅使得商业银行贷款的集中度显著提高,期限明显延长,还使得明后年的信贷投放的调整空间极大降低,因为2009年启动的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不可能在今后因为信贷紧缩而使其成为“半拉子工程”,这样就在客观上倒逼明后年的信贷投放依然保持在相对的高速增长水平。这一点十分类似于1993年宏观紧缩之后的几年,信贷投放依然保持了十分快速的被动增长。

*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 格特瑞咨询-验资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19002813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