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时蝗虫真的吃人吗,为什么旱灾之后有蝗灾
蝗虫不会吃人。首先蝗虫是植食性昆虫,天生就是不吃肉的。因此它的口器也是符合植食的特点。
其次,蝗虫即便想吃肉,也没有这种能力。它的口器无法撕裂人的皮肤,我们常说的被蚂蚱咬了,实际上是被蝗虫大腿上的刺弄伤的。
不过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种叫做“草螽”的昆虫,既像尖头蚂蚱又像蝗虫,其头部呈椭圆形,头顶尖,生有两根长须、脸扁而斜有一对弯曲长牙,形似钳子,颜色鲜红,雄虫背部有“发音镜”,鸣声为尖锐连续不断的“…嗞…”较为剌耳,体色大多翠绿色也有褐色个体。经常会把它和蝗虫弄混,误以为草螽是蝗虫。
为何干旱之后就会发生蝗灾呢?其实,在古代旱灾之后发生蝗灾的情况,就已经得到了多次的证实,特别是在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治蝗疏》中,更是查阅了历代的蝗灾资料后,将蝗灾与旱灾挂上了钩,并且给出了以下3个原因:
第一,干旱都是降水稀少,不过对于将虫卵产在土壤中的蝗虫来说,越是干旱的气候环境,对于它们的繁殖越有利,因为本身蝗虫就是一种耐干旱的生物,当土壤中的含水量在10%-20%的时候,对于蝗虫来说,是最适合存储虫卵的。
第二,当干旱出现后,因为地面的植被都变得非常稀松,这也让蝗虫的产卵面积变大了很多,伴随着土壤变得原来越坚硬,蝗虫的产卵储量,最多也可以提升到每平方米的土地上,至少有20万颗虫卵,当它们全部变成幼虫,数量是非常惊人的。
第三,在干旱的环境中,很多湖泊河流也都缩小了面积,甚至一些会出现干涸的情况,于是这些低洼地变成为了蝗虫们天然的产卵房,而且在干旱的情况下,那些植被中的水分也都很少,蝗虫吃了这些植物之后,就会长得更快,一般4-6周就可以变为成虫,之后立刻进行二代繁殖,所以,在干旱时节,1只蝗虫最多可以生育5代虫卵。
其实从秦朝开始,我国就每个朝代就有旱灾和蝗灾发生,而且是“逢旱必起蝗”。虽然明清开始,根据徐光启留下来的《治蝗疏》,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不过我国真正的蝗灾绝迹,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其他文章
- b车哪个更强qq飞车
- 指南针上面n是代表哪个方向
- 四块五的妞什么意思
- 花店不开了花还在开是什么意思 花店不开了花还在开的含义
- lia开头的成语 连开头的成语
- 三炮是什么意思
- 非洲女孩的割礼是什么 非洲女孩的割礼的解释
-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谁说的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什么人说的
- 东宫剧情是什么
- 好医保免费医疗金最高能领多少钱
- 李咏临终遗言是什么
- 李宇春嫁78岁外国富翁 官方
- 北京市丰台区中学排行
- 小雪小柔两大校花
- 双十一购物津贴怎么用 双十一购物津贴攻略
- 生活中哪些颜色有特殊的作用
- 中国有嘻哈冠军是谁
- 关羽怎么死的谁杀的
- 楚乔传结局是什么跟谁在一起了
- 海洋污染一般指什么
- 川航3u8558航班
- 枯木逢春属什么生肖
- running man最搞笑的几期
- 火影忍者羁绊6 2攻略图文
- 真假富婆 电视剧全集
- 魔兽世界重皮和厚皮
- 小猪佩奇7评价
- 黄瓜视频苹果如何打开
- 李皓镧原型是谁
- 花滑名将闫涵秒删微博疑似退役:辜负了大家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