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12333能处理什么问题

12333能处理什么问题

时间:2023-10-15 09:52:06 浏览量:

12333可以解决哪些事?

12333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全国公益服务电话,主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就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工资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等领域的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办事指南和投诉举报等公共服务。

1、服务内容:劳动保障法制工作、就业管理、工资(报酬)与福利、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劳动标准、技能培训与鉴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各类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咨询;劳动保障各项事务办理程序和办理机构查询。

2、查询功能:单位缴费情况查询;人员基本信息查询;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查询;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查询;消费查询;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缴费情况查询等。

市民需依据社会保障号码或18位身份证号码对上述内容进行查询。

12333主要是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解决劳动者对于社保相关疑问,以便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能够合理有效的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12333的设立也发挥着监督作用,监督包括社保局在内的相关单位的工作,使社保工作更加透明化。

12333可以解决哪些事

12333服务受理范围包括: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收入分配、人才工作、公务员管理、军转安置、引进智力等8方面工作,提供人事人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咨询和各类信息查询以及零就业家庭投诉、用工投诉等服务。

12333咨询服务网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主办的以12333咨询服务新闻为主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

创建于2009年,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服务民生的重要手段,为人社部门与社会公众提供了重要的交流沟通平台和公共服务窗口,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业务经办、及时帮助化解社会矛盾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12333智询通”已覆盖了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劳动关系、劳动报酬、职工福利等10大类政策信息。

12333可以解决哪些事12333服务受理范围包括: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收入分配、人才工作、公务员管理、军转安置、引进智力等8方面工作,提供人事人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咨询和各类信息查询以及零就业家庭投诉、用工投诉等服务。

我想咨询一下政府拖欠工程,去政府找不到人怎么办、协商解决。

大家记住:遇到任何法律纠纷,首先肯定是双方友好协商,毕竟工程领域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说是做工程,其实更多的是做关系,所以如果能够协商的尽量协商。

当然了,我们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协商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如果双方会按照合同约定来支付工程款的话,早就协商解决了。

2、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法院会依法做出判决,胜诉之后,如果对方拒绝履行的,胜诉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这里要注意一点就是,向法院起诉要趁早。

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

3、只要不是恶意拖欠,有钱的一般也会按照合同去履行。

所以判决结果,很可能当地政府财政确实没有钱,因此可能会给你提供一个还款计划,按几年内还清工程款。

另外在判决过程中,政府方可能会对决算结果提出异议,并引入第三方独立审计机构对决算文件重新审计,这块要做好相关文件的准备。

4、如果是政府方恶意拖欠,那么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相关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政府拖欠工程款找哪个部门同级政府法院可受理,通过行政诉讼起诉要回。

向上级政府部门申请,通过信访等途径向权威媒体寻求帮助。

谨记切勿通过非法途径或越级上访等违法行为做出,否则到时候即便有理也没理。

执行的法律依据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

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2、《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 【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总之,不要怕政府拖欠工程款,只要有足够的/完整的证据链条,以及坚持走正当的法律途径。

总会有方式来解决,也总会有对应的部门来管理。

如果法院在有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情况下,6个月还未执结,可以向上一级同级政府法院可受理,通过行政诉讼起诉要回。

12333劳动仲裁管用吗

法律分析:不管用的,12333是全国劳动保障部门统一设立的服务热线。

建议到当地有管辖权的劳动监察大队反映和投诉,催讨被拖欠的工资,拖欠工资可以选择通过提起劳动仲裁维权。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仲裁管用。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的,可以通过以下流程申请劳动仲裁:一、当事人申请:当事人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材料、证据。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审查受理:劳动仲裁申请书符合要求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三、仲裁准备:仲裁委员会对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内组成仲裁庭。

四、仲裁审理: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打12333的后果

12333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热线,旨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政策咨询、权益保护等服务。

打12333电话举报一般不会有什么后果,但是如果所举报的内容涉及到违法犯罪等问题,可能会受到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

12333的举报范围一般包括劳动监察、社保医保、就业创业、人才人事、工资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举报人可以通过电话、信件、网络等方式向12333投诉举报,受理后会进行调查和处理。

如果举报内容属实,将会对被举报人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12333只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热线,举报人在打电话举报时需要谨慎,确认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要滥用权利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同时,12333也提醒举报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个人隐私,确保电话举报的安全和可靠性。

打12333的后果12333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热线,旨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政策咨询、权益保护等服务。

打了举报电话后,政府部门会根据举报内容去调查相关的责任人。

12333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的行为,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需要为举报人保密,并需要依法进行查处。

解决劳动争议有四种途径:1、协商;2、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4、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是比较特殊的民事纠纷,它的原则就是先仲后裁,不经仲裁法院不会受理。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劳动保障监察以日常巡视检查、审查用人单位按照要求报送的书面材料以及接受举报投诉等形式进行。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需要进行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立案。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组织应当设立举报、投诉信箱和电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

© 格特瑞咨询-验资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19002813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