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平均缴费基数是怎么算的
时间:2025-11-16 16:39:50
浏览量:
1、从业人员工资高于平均工资的300%,将从业人员上年度平均工资的300%作为个人平均缴费基数;
2、从业人员工资低于平均工资的60%,将从业人员上年度平均工资的60%作为个人平均缴费基数;
3、从业人员工资在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将行政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平均工资作为个人平均缴费基数。
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什么
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从个人账户建立开始一直到从业人员退休,职工本人每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根据参保养老保险人员每一年缴费基数与同一地区上年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之比得出的当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等到退休时,将每一年的缴费工资指数进行累加,最后除以实际年限得出的。它是体现从业人员的缴费工资平均水平,也是为后续计算退休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TAG:
个人缴费基数
其他文章
- 降印花税对股市的影响
- 苏州购房政策
- 征信太花但是没有逾期
- 股市为什么最近大跌
- 为什么要交个人所得税
- 矿机是什么
- 股票增发意味着什么
- 数字人民币什么样子
- 随车非车险保费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央行逆回购操作
- 盘后交易是什么意思
- 安妮股份是什么公司
- 纳税信用等级m级是什么
- 终止上市是什么意思
- 葛兰管理的基金有哪些
- 保险不计免赔取消了吗
- 农行时时付每天可赎回金额是多少
- 铁矿石概念股
- 为什么资金流出股价反而上涨
- 奇亚币是什么币
- 技术股和干股的区别
- 一个人可以实名几个支付宝
- 2020年银行利率现在是多少
- 创业板打新股规则及条件
- 子女教育扣除比例 50还是100
- 基金买卖如何操作
- 可转债涨停停牌多长时间
- 国家基准利率2020年
- 沪市可转债交易规则
- miniled概念股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