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学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出自《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本文整理了节选内容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
《三字经》节选【作者】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三字经》节选译文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其他文章
- 用中审CIA学习卡需要配套什么资料?
- 猫扑两性健康网
- S4英雄联盟新天赋加点攻略
- 电视剧家常菜剧情介绍 讲的是什么故事
- 郑板桥擅长画什么
- 为什么同龄人不能结婚 同龄人结婚有什么忌讳
- 邓雯心激光舞
- 爱情海在哪里
- 蜜蜂为什么会消失
- 虎皮青椒是哪个地方的菜
- 八大怪泉之一喷鱼泉
- 交话费赠手机:吸引用户、提升销量与满意度的最佳活动
- 聂政到底刺杀了谁
- 宝贝电视剧分集介绍
- qq校内网怎么没了
- 傲剑金钟罩数据详细解析?
- 鹤立鸡群的同义词有哪些
- 1平方公顷等于多少平方公里
- 哈哈镜打一成语 哈哈镜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 性感的名字 最性感的网名
- 2008年奥运会中国获得多少金牌
- 画蛇添足是什么生肖
- 上海营业员上岗证在哪里办
- 杀阡陌怎么死的
- FC热血物语金手指
-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 泰坦符文石_泰坦符文石掉率
- 南煎丸子是哪里的菜
- 资生堂洗发水哪个系列好用
- 《浮夸》 原唱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