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时工作制
本文法律分析概要:
- 1、什么是不定时工作制
- 2、不定时工作制
- 3、不定时工作制介绍不定时工作制是什么
- 4、不定时工作制的法律规定
- 5、不定时工作制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超时如何处理?
什么是不定时工作制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通常情况下,不定时工作制一般是指,针对由于生产特点、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需要连续上班或难以按时上下班,无法适用标准工作时间,或者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而采用的一种工作时间制度。非全日制用工通常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不定时工作制
①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②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用人单位应采取适当的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③实行不定时工作制,除法定节假日工作外,其他时间工作不算加班。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的第四条规定,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定时工作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行此类工时制的职工工作时间不受《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时间标准和月延长时间标准的限制,这个特点使得工作时间无法固定的员工工作时间安排既可以符合法律的规定又能满足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因此只有不定时工作制可以做到最为灵活的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有效减少成本。关于劳动合同工作制的相关规定,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作者是起保护作用的,避免员工在工作的时候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出现意外情况,工时制度有三个标准,员工可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的情况来确定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失,如果受到损失可依法寻求保护。
不定时工作制介绍不定时工作制是什么
1、不定时工作制,也叫无定时工时制,它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限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需要连续上班或难以按时上下班,无法适用标准工作时间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而采用的一种工作时间制度,是中国现行的基本工作时间制度之一。
2、它是指因工作性质、特点或工作职责的限制,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是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劳动者每一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
3、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都是一种定时工作制,是依据工作时间来计算劳动量,不定时工作制是一种直接确定职工劳动量的工作制度。
4、对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用人单位应按劳动法的规定,参照标准工时制核定工作量并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不定时工作制的法律规定
不定时工作制的法律规定主要有:
1、不定时工作制是每一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
2、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劳动法》第41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但用人单位应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3、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人员不执行加班工资的规定。但是实行不定时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仍应按照相关法规文件的规定,平均每天原则上工作8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9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36条、第38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根据原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的规定,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每一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它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一种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作制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超时如何处理?
工作时间超时可以去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者向当地的工会举报、申请劳动仲裁,有争议按程序走,有异议的可以上诉至地方人民法院。
拓展资料:工作时间种类
1、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时)是指法律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按照正常作息办法安排的工作日和工作周的工时制度。我国的标准工时为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每周至少一天休息日。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标准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即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延长工作时间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不定时工作时间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不定时工作时间,又称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无固定工作时数限制的工时制度。适用于工作性质和职责范围不受固定工作时间限制的劳动者。如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从事交通运输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等。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又称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以一定时间为周期,集中安排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工时制度。即分别以周、月、季、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其他文章
- 车险主要有哪几家公司
- 合肥社保查询余额(快速查询您的合肥社保卡余额)
- 东航坠机前机长求救录音
- 人寿保险金额通常分为哪几种
- 网络一年要交多少钱啊的简单介绍
- 飞机坠毁最新消息2023广西梧州5735
- 属于b2c的电商平台有哪些
- 太平洋保险公司电话95500
- 2021 医疗保险覆盖多少亿人
- 四川如何查询社保卡余额
- 保险保险需要哪些资料保险都需要什么资料
- 车险险种介绍与推荐
- 保险理赔员主要做什么(保险理赔员有前途吗)
- 中国即将全面疫情解封
- 农村合作医疗交多少钱一年
- 保险公司无责赔付的法律规定
- 天津摇号审核通过后怎么办(天津摇号审核通过之后怎么办)
- 交通银行最好的理财产品
- 平安喜乐顺遂无忧寓意
- 渤海保险口碑好不好
- 乌鲁木齐公积金中心电话
- 外地人如何在上海缴纳个人社保(上海社保缴纳攻略 for 非本地户籍人士)
- 上海市500强外资企业有那些,具体点的
- 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阳光保险车险公司怎么样可靠吗
- 基本的劳动法律常识(常用的劳动法律)
- 医疗正式发票怎么办(医疗发票)
- 股权登记日是什么意思
- 外地户口考驾照
- 售后包租(商铺售后返租的行为算违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