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劳动法律常识(常用的劳动法律)
本文法律分析概要:
- 1、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 2、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
- 3、劳动方面都有哪些相关法律
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国家的劳动法规有哪些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3、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4、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完善、合法的规章制度,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制度规定应当经过职工大会讨论,并且向劳动者培训公示。
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法律主观:劳动法第七章、《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禁忌劳动范围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除了服务期协议、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法律分析:试用期。劳动合同不满一年(不含一年)试用期不超一个月。劳动合同一年以上不满三年(不含三年)试用期不超过二个月。劳动合同三年以上,试用期不超过六个月。
劳动方面都有哪些相关法律
国家的劳动法规有哪些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除此以外,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还有:《工会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此外还有大量的部门规章和地方立法,几乎都与保障劳动者权益相关。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劳动法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哪些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处理劳动关系与争议方面的法规有哪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劳动关系法律规定主要有哪些?《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集体合同一旦签订,对企业及劳动者都具有法律效力,个人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条款相冲突的,以集体合同为准。劳动基准方面的法律制度。
其他文章
- 大病统筹什么意思?
- k宝是什么?
- 什么叫取现?
- 信用卡存钱有利息吗?
- 1800日元是多少人民币?
- XEM新经币是什么?
- 邮政快递包裹一公斤多少钱?
- 招行young额度是多少?
- 翼支付红包怎么用?
- 汽车购置税在哪交?
- 邮政平邮50公斤多少钱?
- 云河天香烟一包价格多少钱?
- 小黄车app押金如何退?
- 可转债发行是利好还是利空?
- 一申请就能借到钱的平台有哪些?
- 微信零钱明细怎么删除?
- 手机分期有哪些平台0首付?
- 云天宫门票价格多少钱?
- 云烟神秘花园多少一包?
- 有氧金融怎么样?
- 易贷中国怎么样?
- 京东金条风控了怎么办?
- 中华228多少钱一包?
- 2022年实行延迟退休吗?
- 银行查流水最多可以查多长时间的?
- 巴马万福泉水一瓶多少元?
- 30万泰铢等于多少人民币?
- 714贷款催收多久能停?
- 广源信用钱包靠谱吗?
- 支付宝的花呗被盗刷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