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区别
时间:2025-11-20 11:19:55
浏览量:
1、适用范围不同:成本法适用于占股50%以上具有实施控制权力的企业或者子公司;权益法则通常是适用于占股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联营、合营企业;
2、投资收益处理方式不同:成本法只有当接受投资的企业公开宣布发放股利时才确认投资收益;权益法只要被投资企业有年终利益,就会按照投资人享有的份额计算收益。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1、投资企业成比例增加对于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或因其他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产生共同控制或是重大影响时,应当终止采用成本法,而是改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2、投资企业成比例减少对于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或因其他原因失去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是重大影响时,也应当终止采用权益法,而是改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TAG:
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
其他文章
- 业绩比较基准
- 股票的成本价怎么算出来的
- 增发股票是利好还是利空
- 京东股权结构
- 征信呆账是什么意思
- 股票持仓里出现配债怎么处理
- 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
- 老鼠仓是什么意思
- 承兑贴息率一般多少
- 公积金提取了还结息吗
- 净利率现金含量是什么意思
- 上升三法k线形态
- 退保险怎么能全额退款
- 国债收益率上涨对股市意味什么
- 美团借钱靠谱吗
- 个税计算方法
- 三胎养老概念龙头股票有哪些
- 怎么能查到医保卡每月打入多少钱
- 净利润率怎么算
- 证券怎么注销账户
- 付款方式tt什么意思
- 灵活就业社支出是什么
- 企业年金金指什么意思
- 基本户可以转账给个人吗?
- 个人收款超过多少被监管
- ipo过会离上市还需多久
- 基金转换收益怎么算
-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利弊分析?
- 蚂蚁秒购技巧
- 房地产轻资产和重资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