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普华永道(PwC):2022年台湾健康产业指南.pdf(附下载)

普华永道(PwC):2022年台湾健康产业指南.pdf(附下载)

时间:2023-08-30 10:43:23 浏览量:

普华永道(PwC)发布了《2022年台湾健康产业指南》。

台湾被公认为拥有亚洲表现最好的医疗系统之一,由单一支付人的国民健康保险(NHI)计划支撑,实现全民覆盖,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负担得起的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然而,为了满足快速老龄化的人口需求,它面临着不断增加的成本和资源压力。因此,下一代国民健康保险计划已经开始,以确保其未来的可持续性。

本报告是对上一版(2020年版)的修订版,是台湾健康产业的综合介绍指南。它对医疗保健系统以及生物技术、制药和医疗器械板块进行了严密而详尽的分析。此外报告中还预测了可能影响台湾健康产业市场现状和未来前景的挑战和机遇。

一、台湾医疗系统概况

1.关键特性

• 台湾拥有高效的医疗保健体系,因其全民健康保险覆盖范围和提供高质量、负担得起的医疗和护理而享誉国际。

• 由政府运营的单一支付人的国家健康保险(NHI)计划为患者提供了方便,使他们能够轻松地进入一个大型的合同医院和诊所网络,其中大部分为私人所有。

• 全民健康保险的福利是全面且统一的,涵盖所有必要的医疗服务,而且由于没有严格的转诊系统,患者在选择提供者或医生方面几乎没有限制。

• 由于患者普遍享有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和丰富的医疗设施,自付费用低以及等待时间短,公众对全民健康保险的满意度很高。

• 2020年,医疗支出占GDP的6.7%,低于经合组织8.8%的平均水平,国民健康保险支出占所有支出的53%,其次是家庭自付支出,占31%。

• 低GDP支出反映了政府作为医疗保健服务的单一购买者和支付者在控制支出方面的垄断力量及低成本的行政效率。

2.主要挑战

• 台湾医疗体系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对需求或供应的约束过于薄弱,就医费用便宜使得部分病患不懂珍惜,导致了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

• 因小病就医的患者是许多医院过度拥挤的一个关键因素,导致医生和护士工作条件差,从而造成人才留用问题。

• 由于资金不足和财政限制,采取成本控制措施给平衡成本和医疗保健带来了挑战,并影响了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

• 与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病例增长相关的成本增加将进一步加剧医疗保健和长期护理系统的资源紧张局势,并影响国家健康保险的财务状况。

• 政府已采取措施解决其中问题,例如控制成本和减少浪费,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以确保国家健康保险的可持续性。

• 医疗改革在台湾是一个敏感话题,因此任何重大变革都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一代全民健康保险计划已经开始,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

二、台湾生物医药产业概况

• 生物医药产业(包括应用生物技术、制药和医疗器械)是台湾政府六大核心战略产业计划的优先政策重点。

• 长期的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态系统涵盖了从研究、发现和开发到制造和营销的整个生物医学价值链。

• 2020年,行业总收入(不包括出口)达174亿美元,其中制药板块占比最大,为44%,其次是医疗设备(33%)和生物技术(24%)。

1.生物技术产业

•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一直是台湾生物技术产业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过去10年,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几乎翻了一番,到2020年达到40亿美元。

• 依托雄厚的人才资源、良好的研究基础设施、丰富的临床试验经验以及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研发和制造优势,临床研究能力快速提升。

• 得益于生物医学创新研发的持续推进、生物技术IPO市场的强劲发展以及公司渠道和服务产品的成熟,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2.制药产业

• 较高的人均医药支出和强大的医疗基础设施支持了台湾医药市场的增长,2020年国内市场销售额达到76亿美元。

• 预算紧张的医院市场占药品销售总额的80%,这限制了制药商的利润,而漫长的报销流程和年度价格审查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

• 人口和流行病学趋势将推高未来对药物的需求,但继续使用药物价格管制来控制医疗支出将限制市场价值的增长速度。

3.医疗器械产业

• 人口快速老龄化以及对医疗产品和服务的更高需求支撑了台湾医疗设备行业的增长,2020年台湾医疗设备的国内销售额达到58亿美元。

• 进口占国内需求的60%,主要用于医院使用的高端设备,而当地企业60%的收入依赖于中低端医疗设备的出口。

• 2021年5月生效的新《医疗器械管理法》将为监管效率和创新提供支持,因为政府希望推动该行业向增值链上游移动。

参考报告 《普华永道(PwC):2022年台湾健康产业指南(英文版)(51页)》

更多英文报告,敬请关注本站。

本文由@Yoomi发布于本站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格特瑞咨询-验资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19002813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