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出口退税公式计算方法(出口退税计算公式讲解)

出口退税公式计算方法(出口退税计算公式讲解)

时间:2025-09-21 04:22:57 浏览量:

  对于国家鼓励的出产品,是可以享受出口退税的。出口退税商贸企业还是很好计算处理的,直接计算退税即可,而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还是有些难度的。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  生产企业计算出口退税时,需要通过“免、抵、退”税的计算来完成。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2、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汇率×(出口适用税率-出口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原材料价格×(出口适用税率-出口退税率)。  3、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离岸价格×汇率×出口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退税率。  4、计算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  举例说明:  虎说财税公司是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同时也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  出口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13%,退税率为10%。2021年6月购进原材料一批,价值200万,进项税款26万。上期期末留抵税款3万。当月内销货物销售额100万,销项税额13万。当月出 口货物(fob)销售折合人民币200万。试计算该企业本期“ 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免抵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3%-10%)=6  应纳增值税额==100×13%-(26-6)-3=13-20-3=-10(不需要纳税,增加10万的留抵税额)  出口货物“免、抵、退”额=200×10%=20  本例中,留抵税额10万≤“免、抵、退”额20万。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0万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20万,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0万。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0-10=10。  出口退税涉及的会计分录有哪些?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当期免抵税额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举例:  虎说财税公司是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虎说财税公司在2021年6月份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即销项税额是39万。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增值税税率13%,退税率10%。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汇率×(征税率-退税率)=2400 ×(13%-10%)=72万  借:产品销售成本 72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720000  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9-(85-5-72)=31万。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31万。  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310000  贷:银行存款 310000  计算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0%=240万。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4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400000

© 转乾企业管理-验资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22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